新奥勒松(Ny Alesund)是一个人口随季节变化的小村。气候适宜的夏季,在这里安居乐业的人数能略为过百。一旦寒冬来临,这个数字骤减至不到四十。
其实无论夏冬,新奥勒松都没有真正的常住人口。居民大多数是外来的科研人员,逗留时间从三两年到几个月不等。其余的是为他们提供后勤服务的当地人,也都来自外埠。村里没有孩子,没有家庭。
不过夏天时,新奥勒松的临时人口会在某些日子里短暂性翻倍。在附近海湾巡弋的大大小小邮轮定期将游客带到这里见识塞外之地。邮轮码头空空如也,没人值班的小屋简洁地告诉游客之所在:“新奥勒松:北纬78度56分,东经11度56分”。
似乎没有必要专门向游客解释这是人类最北的永久性居住地,距离北极点不过1200千米。这也是纬度最高的全球性科研基地。
新奥勒松位于挪威与北极点之间的斯瓦尔巴(Svalbard)群岛。1这个也介于格陵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北冰洋群岛在历史上人迹罕至。只有少数冒险家在这一带围猎鲸鱼、海象,捕捉皮毛华丽的小动物。不过斯瓦尔巴的宝藏不止于此。虽然处于北极圈内,群岛在大陆漂移前期曾远在南半球和赤道一带,有过茂密的热带森林。它们经历地质变迁形成丰富的煤,在二十世纪初引来新一代的探险家。
1916年底,一位出生于奥勒松(Alesund)的挪威商人来到斯瓦尔巴群岛开采煤矿。他看中这里的“国王海湾”(Kongsfjorden),遂创办“王湾”(Kings Bay)2公司。这个世界上最北的煤矿在1920年代鼎盛时曾年产煤近十万吨。人口也一度超过三百,包括二十多户拖妻带子的家庭。那时的新奥勒松是一个典型的“公司城”(company town)。全部房屋、道路等等均属王湾公司所有,居民不是雇员便是家属。那位商人以自己的名字为该地命名未果,倒是他的家乡沾光:煤矿的所在得名新奥勒松。
惜乎斯瓦尔巴群岛毕竟天高地远。昂贵的运输费用和频发的矿难迫使那里的煤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关闭。今天的游客来到新奥勒松港口时会看到一辆当年的运煤小火车,停在被废弃的铁轨上似乎随时生火待发。
在斯瓦尔巴群岛,任何1945年前的遗迹——无论自然或人为——都按原样保存。新奥勒松也一样,除了小火车还有遍地的煤矿残骸。游客从港口走上一道小土坡即能俯瞰整个小村。那是十几栋兵营式简单一致的一层或二层楼,也正是当年王湾公司拥有的矿工宿舍及其它房屋。
楼房却没有破败,仍然在日常使用中。它们也都还是王湾公司的资产。新奥勒松还是一个与百年前相似的公司城,由王湾公司全权管理。只是公司经营的不再是煤矿,而是一座国际科研村。
即使一个多世纪前,新奥勒松也不仅仅是一个煤矿。
二十世纪初,征服地球的南北两极是探险家孜孜不倦的梦想。1911年12月14日,挪威的阿蒙森(Roald Amundsen)率狗拉雪橇队首先抵达南极点,实现人类第一个极地突破。他自然地将下一个目标定为北极点。与南极洲不同,北极附近没有陆地,只是一块巨大的浮冰,每日每时都在海面上漂移改变位置。在冰面上行进因而无法定位、定向。几支探险队因之无功而返。
还在前往南极之前,阿蒙森曾经架船探索北冰洋,在1903年成为第一个穿越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的人。他深知北极附近冰层坚固,船只无法接近。最佳途径是乘飞机或飞艇从空中避开冰面抵达北极点。新奥勒松拥有距离北极最近的港口,可以方便地运送所需的物质,正是理想的前沿基地。
1925年,阿蒙森率队驾驶两架水上飞机从新奥勒松起飞。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试图飞越北极点,却还是失败了。两位美国飞行员随后也从新奥勒松出发,声称获得成功,却没能提供切实证据。
1926年5月11日,阿蒙森与意大利人诺比尔(Umberto Nobile)驾驶后者设计的氢气飞艇“挪威号”(Norge)在新奥勒松起航,借助顺风在十五个半小时后飞抵北极点,从空中扔下挪威、意大利和美国国旗。3至此,阿蒙森好事成双,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均成为人类第一抵达者。
在简陋的新奥勒松,唯一可称为地标的就是村中心一尊阿蒙森头像。
当年专为飞机和飞艇建造的机库等设施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具固定飞艇的铁塔还形单影只地耸立着。
阿蒙森的成功不是新奥勒松作为北极探险基地的最后故事。仅仅两年后,与阿蒙森失和的诺比尔再启北极之旅。他试图获取比阿蒙森更为详实可靠的测量数据,还针锋相对地将自己的新飞艇命名为“意大利号”(Italia)。从新奥勒松出发后,意大利号也顺利抵达北极点,但在回程中遭遇恶劣天气坠毁。挪威、意大利、苏联、瑞典、丹麦、芬兰、法国和美国联合发动史无前例的北极搜救行动。在18架飞机、12艘船只的努力下,诺比尔等七人获救,另外八人死亡。参与搜救的约1500人员中也有九人献出生命。其中包括随飞机失踪的阿蒙森。
很难说那时候忙于挖矿采煤的王湾公司在北极探险中有过多大贡献,但他们在新奥勒松的基础建设无疑为阿蒙森和诺比尔等人提供相当的便利。一个世纪之后,人类已经与探险时代告别,新奥勒松也还依然是科学探索的前沿。
也是在一百来年前,一份独特的国际协议认可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的管辖主权,同时规定挪威必须保障群岛的非军事化和签约国人员在岛内自由出入的权利。4这个协议将斯瓦尔巴群岛定位为国际共享的和平领地,为非极地国家从事北极科学研究提供极大便利。作为群岛和世界上纬度最高永久居住地的新奥勒松得天独厚,一举成为这些国家建立北极研究站的最佳选址。
法国一马当先,早在1963年在这里设立研究站。自1988年始,挪威、日本、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韩国、中国和印度也相继有了自己的基地。5中国的“黄河站”在2004年建立,今年恰逢建站二十周年。与其它国家类似,他们在这里主要进行气候、极光、冰川、生态等环境科学的数据采集。
与在南极的研究站不同,新奥勒松的北极研究站不是各国自行其是。所有研究站都设置在属于王湾公司的宿舍楼里。王湾公司还为各国员工提供统一的食堂和室内体育场,外加一间只在星期六晚上开门的酒吧。各国只需一拨又一拨地派遣科研人员,不必操心后勤服务事宜。新奥勒松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这里工作的临时人员有单人宿舍,电话、电视、互联网和小厨房一应俱全。他们在同一间食堂吃饭,同一个体育场健身,俨然一个微型联合国。
这个联合国里没有国旗。除了门前的小木牌,各国的研究站互相无从分辨。只有中国的黄河站独树一“帜”,门口立着两个传统风格的石狮,在十篇一律的房屋中别开生面。邮轮组织的岸上活动选择在黄河站作为集合地点。那是一个比阿蒙森头像更为醒目的地标。
当然,更不会错过黄河站的是来自中国的游客。虽然研究站通常不开放参观,他们之中很多人有备而来,带着五星红旗争先恐后地在站前留影。众人退散后,还可以看到个别游客在声情并茂地录制视频。
除了港口,新奥勒松还有一个飞机场与外地衔接。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一般先乘坐商业航班到斯瓦尔巴的最大“城市”郎伊尔城(Longyearbyen),然后换乘王湾公司的小飞机来到新奥勒松。
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熊的家园。这里的科研人员都必须通过防熊和射击训练,外出时需要至少三人同行并带枪。邮轮到达新奥勒松时,持枪的安全人员在村边设立警戒线。游客只能在安全区内活动。
这里有一个邮局,寄出的信或明信片会带上全世界最北的地址和邮戳。
其它对游客开放的只有一间小商店和一所博物馆。商店主要出售纪念品。博物馆不收费,也没有工作人员。游客自行参观。博物馆的展品回溯新奥勒松作为煤矿、北极探险和现代科研基地的历史。
不过这个小博物馆对阿蒙森和诺比尔的探险经历的介绍无法与郎伊尔城的北极探险博物馆(North Pole Expedition Museum)比拟。后者的展品更为丰富,包括大量当年的日记、书信、照片、残留部件等实物,还播放那时拍摄的影片。
无论是在新奥勒松的小博物馆,还是在郎伊尔城的斯瓦尔巴博物馆(Svalbard Museum),气候变化都是一个突出的主题。两个博物馆均展示着当地冰川在过去一百年前后的照片,可以鲜明地看到冰川退却的形势。全球变暖在两极最为显著。斯瓦尔巴群岛更首当其冲,可能是变暖最快的地区。新奥勒松的研究站正是追踪这一历史性变动的前沿阵地。
从煤矿到气候变迁监测基地,新奥勒松的百年历史隐含着一个无形的连接。
参阅《漫步自然:探访北极熊的家园斯瓦尔巴群岛》
即 Kongsfjorden 的英文翻译。
该次探险有美国一位富商的资助和参与。
作为国际共享土地,斯瓦尔巴不要求签证,因此在挪威所属的申根签证区之外。从挪威进出斯瓦尔巴反倒要过海关,来回护照上多盖两个章。
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有自己靠近北极的领土,无需来这里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