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Svalbard)群岛大致处于挪威与北极之间的中点,西毗格陵兰,东邻俄罗斯。整个群岛在北极圈内,过去经年苦寒,很长时期只是寥寥无几猎杀北极熊、鲸及皮草动物冒险家的乐园。
然而在大陆漂移之初,斯瓦尔巴曾经地处赤道一带,有过茂密的热带森林。二十世纪初,远古的森林成为现代瑰宝:煤,为群岛带来生机。几十年后,这里有了郎伊尔城(Longyearbyen)和新奥勒松(Ny Alesund)两个永久性定居点,由初始的煤矿演变为集探险、休闲、科研为一体的小城镇。1不过,小镇之外的斯瓦尔巴依然人迹罕至。
来这里的游客通常乘坐商业航班从挪威大陆飞抵郎伊尔城。因为煤矿纠纷,国际社会在1920年通过“斯瓦尔巴条约”(Svalbard Treaty),将群岛划归挪威管辖但同时保障签约国公民自由出入权利。斯瓦尔巴群岛因而是开放地域,来这里游玩或工作都无需签证。只是挪威乃必经之地,出入都要过海关。于是护照上反而多留下两个印章,形如买路钱。
郎伊尔城有约两千人口,在群岛一枝独秀。镇中博物馆、旅馆、商店、休闲服务等设施一应俱全。绝大多数游客的目标却是港口。大大小小的邮轮在这里开启所谓的“北极之旅”。
笔者来此即为乘坐“远洋探险”(Oceanwide Expeditions)公司的邮轮。这家公司专长在地球南北两极的特色旅游,主要运营游客数目不到两百、为应付冰块特别加固的小型邮轮。这些邮轮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北极和南极附近巡游,为乘客带来可能是一辈子只能一次的经历。本次邮轮行共九天,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北极熊与冰的王国”2。为追逐冰和北极熊,船长和探险队长随时根据天气和野生动物状况改变行程和计划,但总体上还是几乎完整地环绕斯瓦尔巴群岛,时常深入其中的海湾。
作为探险,此行与以休闲为目的的普通邮轮有多项区别,行程灵活性只是其中之一。斯瓦尔巴群岛在郎伊尔城和新奥勒松之外没有可停靠的港口。邮轮只能在近岸处抛锚,由探险队员驾驶橡皮艇“冲锋舟”(zodiac3)将游客送往岛上。在这个北极熊的王国,探险队员必须先行持枪登陆侦查,确定没有北极熊出没并设置警戒线后才能护送游客上岸。
邮轮上的探险队由16位人组成,大部分是正在攻读或刚刚赢得高级学位的年轻人。他们在冰川、地质、岩石、生物等学科各有各的专业,带着不同的人生经历而朝气蓬勃。三位队员来自中国和香港,其中一人专职中文翻译。邮轮上的通知以英文和中文双语播送。探险队的知识性讲座也都配有中文同声传译。
船上除餐厅和观景厅之外没有公共休闲空间。室外甲板也很小。在不妨碍工作的前提下,游客可以自由进入驾驶室,与船长肩并肩观赏窗外美景。每天早晨,探险队长通过广播呼叫众人起床。一日三餐亦是统一行动,既似兵营也宛如大家庭。
从郎伊尔城出发北行,邮轮在第二天便接近壮观的碧蓝冰川。那是至少几千年的积雪,内部的气泡已经被自身重力排挤清除,只剩下纯冰。水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分子的吸收光谱集中在传热的红外、红光等长波频段。冰川反射的阳光因而呈现短波长的蓝色,晶莹透亮。
不过也有不谐和的情景。在返途中见识到夹杂着大量泥土的冰川,暗黑狰狞。
冰川通常都会裹挟着大量的石块和泥土,随季节和气候的变迁进退。冰融化后遗留在当地的碎石烂泥叫做“冰碛”(moraine),属于冰川遗迹。斯瓦尔巴群岛曾经整个被冰川覆盖。岛屿地面几乎完全是冰碛的堆积,间或还有来自融化冰川的湍急浅河。邮轮提供的长筒水靴在这里大显身手,让游客在探险队员带领下毫无顾虑地爬山涉水。
在邮轮或冲锋舟上及在岛上徒步接近冰川时经常能听到其内部空气被挤压逃逸时的爆裂声。遗憾的是未能目睹巨型冰块从中坠落的场景,只得见水里漂浮着形状各异的小“冰山”。
这些冰块不是海水结的冰。它们脱落于冰川,是可直接饮食的纯淡水。在现在的盛夏之时,斯瓦尔巴群岛一带没有海冰。
8月11日,邮轮暂时离开群岛北上,来到本次航行之最北点:北纬81度42.5分,距离北极点只有921千米。那天那里的气温恰好摄氏零度,海水温度只有2度。放眼望去,海面上是无边无际的浮冰。邮轮在冰中低速滑行时经常轰隆隆地挤撞、碾压冰块。4浮冰大小不一。有些带着蔚蓝色小“湖”,里面偶尔能看见几尾小鱼在游动。这些才是海水结的冰。
海面之上浓雾弥漫,间或出现惨淡的雾虹。那是与彩虹同样的自然现象。雾中的水滴或冰晶非常小,直径只有雨云中水滴的二十或三十分之一,不足以通过折射将白光分解为七彩的虹。
越往北进,海冰越为密集,最终会遭遇坚固的常年北极冰层。那是非破冰船不可及之冰的王国。
其实在一个世纪以前,斯瓦尔巴群岛即使在八月中旬也是海冰王国。那是一个不同的时代,曾有多次探险家在这里乘气球、飞艇及飞机冲击北极点。他们在飞行物失事后往往能在海冰上生存良久,等待、寻求救援。5瑞典的安德烈(Salomon August Andree)是早期的一例。他和两位同伴在1897年从斯瓦尔巴西北角的小岛上乘氢气球升空前往北极,遭遇大风坠毁。从7月初到10月初,他们拖着承载食物和器材的冰橇在冰面上跋涉三个来月抵达“白岛”(Kvitoya)度过最后时光。三人的遗骨、日记和胶卷等直到33年后才被发现。后人为他们在岛上建有一个纪念碑。
白岛是斯瓦尔巴群岛东北角最为偏僻的小岛,与俄罗斯的北极岛屿隔海相望。那也是邮轮旅程中的一站。从最北点折返后,邮轮一路往东,准备在白岛登陆游玩。然而甫一接近,探险队员已经通过望远镜里看到岛上有北极熊。登岛计划不得不取消。
在北极熊与冰的王国,北极熊无疑是众人翘首以盼的主角。它也不负众望,在邮轮启航第二天即低调现身。那是一只在岸边埋头啃食动物遗骸的北极熊,引得甲板上挤满持长枪短炮式照相机和望远镜的游客。虽然船长尽力将邮轮靠近海岸,那也还是几百米外的远眺。白岛阴错阳差地提供另一个绝佳机会。登岛计划随即改为乘冲锋舟沿岸巡游、观赏北极熊。
随着一艘艘冲锋舟离开邮轮沿岛边散开,驾舟的探险队员身上步话机便呼叫不断。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只北极熊相继被发现,数量之多让经验丰富的探险队员也感叹前所未见。五只熊散布在海边,互相既不相望也似乎不相闻。它们都在休憩中,蜷缩在阳光里打盹。最具活力者也只是如看家狗般蹲伏,偶尔抬起头仰嗅气息。
如此巡游一阵后,步话机里又响起兴奋的声音:第二只北极熊已经站起来走动。分散四处的冲锋舟纷纷应声转向,向那里靠拢。
果然,那只北极熊已经大摇大摆地来到海边东张西望。十几艘冲锋舟在岸边缓慢徘徊,有的靠近到不足五十米的近距离。北极熊对眼前突然聚集的不速之客无动于衷。
过了一阵,大多数冲锋舟陆续返回邮轮。北极熊却开始沿海岸行走。驾驶笔者所在冲锋舟的探险队员看出该熊正在走向第三只北极熊。他驾舟亦步亦趋跟随,期望两只北极熊相遇时或调情或争斗的罕见一幕。可惜那熊没能会意。它走了约一半距离时茫然若失,四肢张开趴下不再有动静。
探险队员直觉眼前这只北极熊并不是开始的第二只。他又驾舟回溯,果然发现第二只北极熊还在原地打盹。岸边漫游的北极熊竟是当天所见的第六只!
邮轮上的探险队长也已收到附近一艘科学考察船的报告:白岛上有一具鲸尸。那是北极熊不可多得的美餐,也应是它们齐聚于此的缘由。即便如是,一天之内邂逅六只北极熊的奇遇还是让探险队和游客一片欢腾。
美中不足的只是在北极熊和冰的王国没能见到二者同框:在浮冰上漫步的北极熊。
北极圈内生存的动物种类不是很多。在北极熊之外还看到海象、海豹、海狮和驯鹿。探险队曾极力寻觅北极狐未果。熟料行程结束、下船后却在郎伊尔城里与这个小动物不期而遇,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海水里有各种鲸,只能远远地观望它们喷出的气柱和偶尔露出的背脊。
最热闹的莫过于天上飞的鸟类。它们为躲避北极狐在陡峭的岩壁上安家生息。斯瓦尔巴及挪威和北欧等地常见的狭窄海湾和峭壁也是百万年前冰川的杰作。
而种类最为繁多的却是海水里的浮游生物。因为一位探险队员的激情、生动讲解,这些只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微生物成为旅途中出乎意料的明星。
在高纬度的斯瓦尔巴群岛,太阳光是稀缺的资源。今天的群岛不再有树,虽然海滩上遍布从加拿大或俄罗斯漂泊而来的原木。在没有冰川的裸露地面,冰碛的碎石中也有少量泥土供地衣(lichen)、苔藓(moss)甚至小灌木成活。它们最高不足半尺,却也能长出成片的植被,在夏天开出五颜六色的鲜花。
尽管阳光不够强烈,北极圈内的生物在夏季能够享受24小时不间断的照耀。这里没有昼夜之分,正午和子夜只是太阳的位置略有高低之别。只要没有云雾遮挡,游客可以随时拍摄恍若日出或日落时的波光粼粼。
雾却时常会出现。有一整天的登岛、巡游活动因浓雾被迫取消,代之以邮轮上的讲座活动。很多游客反倒为之欣喜:那也是难得的休息机会。正如夏天的斯瓦尔巴海域不再有海冰,雾也是一个新现象。群岛的气候在最近一个世纪内发生明显变更。除了在北部浮冰区的那一天,邮轮行每天的气温在摄氏4度到9度之间。6有一天甚至高达15度,超越人们对极地的想象。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中,两极的温度变化最为急剧。斯瓦尔巴群岛又恰巧是温度升高最快的地域之一。
今天的斯瓦尔巴群岛绝大部分是自然生态保护区。同样受保护的还有1945年之前的所有遗址。郎伊尔城和新奥勒松等地原有的煤矿保持原貌。各个岛上也能看到零零星星的陈迹,尤其是捕猎人住过的小木屋。它们有些破败不堪,有些还在作为旅游、休闲别墅继续为人类服务。在曾经的捕鲸海湾,遍地成堆的鲸骨无声地述说往年的沧桑。
然而,人类在斯瓦尔巴群岛最为显著的足迹并不都那么清晰直观。不再有海冰、时常出现浓雾和雨水的夏日、海湾和山谷中日益退却的冰川、数目在减少的北极熊和其它动物的背后也许都有着人类有意或无意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保障北极熊休养生息,斯瓦尔巴群岛的旅游业在明年(2025)将有重大政策性调整。邮轮能够靠近、登岛的地点会减少。冲锋舟也不再被允许接近岸边的北极熊,至少需要保持500米的距离。这样的举措或可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但也可能导致游客在经历和兴致上大打折扣。
人类任何与自然和睦相处?这个难题在斯瓦尔巴群岛既能切身感受又意义深远。
参阅《漫步科学:极北的科学边陲新奥勒松》
In the realm of Polar Bear and Ice
这个英文名称来自最早发明制造冲锋舟的公司品牌,被直接用作商品名。
那是唯一在探险队长“起床号”前先被噪音吵醒的一天。
参阅《漫步科学:极北的科学边陲新奥勒松》
受洋流影响,群岛西部的气温比东部高。